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

我攜帶哪些"e化寶貝“旅行?




談e化玩意兒話題,我得先站穩立場

出國在即,老婆冷眼旁觀了幾天,看到我日以繼夜整備電子器材,隨身行李反而文風不動,忍不住嘀咕幾句:“你一定是小時候玩具玩的不過癮?“,事實上,老婆是不太了解箇中甘苦,軟件安裝與操作測試很花時間。而且她忘了我說過的話:學琴的小孩不會變壞,玩電子玩意兒的男人,雖不保證一定乖,但確定不會變"大壞"(理由是:1. 這些數位玩意兒緊緊纏住老公的生活,抑住男人大部分多餘的慾望。2. 所謂"天涯若比鄰",透過這些玩意兒也很容易聯繫掌控老公身影。3. 這些聲光及通信玩意兒製作數位媒體,可記錄保存全家美美久久的回憶。4. 老公把玩這些年輕人的玩意兒,除了保留ㄧ顆年輕的心,還有意想不到的專業創意呢。5. 花費還可忍受,總比參加"300賽車俱樂部"好多了。詳見本網誌“數位生活...我的e化玩意兒“一文)。顧及新裝備的刷卡單最後會跑到老婆那,所以談e化玩意兒相關話題,我得站穩立場,先取得"正當性"的位置。

以這次歐遊為例,攜帶的電子裝備按圖片編號說明如下:

1. 用iPod 聽音樂、儲存相片檔
帶著這一台容量30GB黑色iPod旅行,聽音樂反而是其次目的,我計畫透過一個USB轉接頭備份數位相機所有記錄檔,所以iPod不折不扣就成為好用的行動電子相簿。

2. 3G智慧型手機,一機走天下
全世界目前最棒的全功能智慧型手機CHT9000,功能與筆記型電腦相去不遠,省下1.2公斤的負擔,手機上不到拇指大小的TF記憶卡,就有1G的記憶容量,我在這部智慧型手機存放多少資料?如何應用呢?答案揭曉:這部手機存放了這次旅遊行程所有詳細資料,包括各國景點介紹,各式PDF電子車票及入場券,所有團員的數位證照,50張數位地圖,100本以上電子書,包括鹿鼎記、哈利波特及三國演義全套小說。為了使用手機特異通訊功能,我在網路上向Skype及Trustive各買20歐元儲值卡,於是我要看的RSS即時新聞、MSN、打免費Skype電話,甚至在網路上預先機票劃位都不成問題。

3. 輕便、千萬畫素專業級數位相機
這台Lumix最新相機LX-2,有一項特殊功能,就是“智慧ISO控制”,相機在較暗的環境中,可以偵測被攝物的動態狀況,相機會自動提高iso質,自動增加感光度以提高快門速度,另加上原有光學防手震設計,就可拍攝清晰的移動目標物。,年底剛好有客戶要求製作精美桌曆,我計畫讓這部千萬畫素級相機小露身手,捕捉最棒的歐洲風情畫。

4. DVD數位攝影機
這一台Canon DVD mpeg2 攝錄機,3吋半小片DVD,正反面可錄製1小時mpeg2電影,提供16:9規格,此行最重要任務,就是計畫在瑞士拍好友Anny的"世紀婚禮"。

5. 神奇的空氣充電器
德國科技產品Air Power空氣即時充電器,實際上是一部小型發電機,在長榮班機上購得,撕開密封的發電機,接觸空氣就可產生電力,提供手機源源不絕的電源,是歐洲人士海外旅行或戶外野遊必備的電源供應器,手機在低電力狀態下,接線後立即可通話,僅重76克。

6. 方便的電池銀行
非常方便實用的電力供應器,以1394及USB槽輸出電力,在飛機或長途火車上立即供應手機及iPod電源。

(全文共1162字)

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

2006 Anny & Jason's Wedding《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十,系列專文結束》



首映:2006.11.17
片名:湖畔"世紀婚禮" 2006 Anny & Jason's Wedding
時間:2006.09.29
地點:瑞士英格堡Trubsee 湖畔
編導:FUCHIH
後製:Annie
主演:Anny、Jason
演出:Swallow、Apple、Claire、Ivy、Cherry、Susan、Nancy

陸續完成歐遊文字與語音記錄

2006生產財歐遊文字記錄,自今年9月3日至11月5日止,共計發表12篇專文,將匯入"生產財旅遊網"成為旅遊情報,部份圖文內容經整理後,則併入我明年出版的個人網誌(印刷書本)。影音記錄部份,採16:9格式,由女兒Annie 擔任後製,她有執導多部清、交紀錄片的經驗,湖畔"世紀婚禮"已完成,下星期二首映,邀請旅遊團員一起分享,等不及的朋友,就直接點選本網觀賞。至於全程旅遊DVD後製,得等下個月初空檔才製作囉!



圖片:Annie與把拔合作編導製作湖畔"世紀婚禮"


Annie 製作感言/ 2006.11.05
..............................................................

很高興幫Anny姊姊(跟我的英文名字同音耶!)和Jason哥哥製作這部"湖畔世紀婚禮"影片。看了把拔帶回來的毛片,我心裡大聲地OS:"哇塞,太棒的戶外婚禮!",有賞心悅目的新郎新娘,還有大導兼攝影把拔率領的一群俏麗迎親佳麗,在瑞士燦爛的陽光下,讓人不時感染幸福的喜悅!

有人開玩笑說,這部片如果搭上歌詞字幕,完全就是個MV了,還可以擺到KTV唱哩!不過當初我可不這麼想,單純就是希望音樂歌詞搭配好影像節奏,營造歡樂幸福的氣氛。像是一開始小孩子咯咯笑的聲音,影片中的小孩牽著小狗,迎親大隊活潑輕快的步伐,蠟燭象徵薪火相傳,一直到最後眾人迎送新郎新娘入花轎等,前後呼應順利串接。把拔也給了我一個很好的idea,就是把"DT in the house"想像成"弟弟(didi) in the house",因此除了男女主角外,小孩子與狗,便構成表達幸福家庭的重要元素。

男女主角大方搞笑演出,編導精心策劃安排,眾美女嗨翻天賣力表演,還有瑞士的好天氣……,讓這部片挾帶著我們滿滿的祝福,順利產出。湖畔世紀婚禮已圓滿落幕,而幸福才正要開始唷。

十二篇2006歐遊系列專文結束,請點選以下文章參考:

2006歐遊前準備... Sep 03, 2006

我攜帶哪些"e化寶貝“旅行?Sep 24, 2006

湖畔"世紀婚禮"《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一》Oct 25, 2006

"陸路"挺進水都威尼斯《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二》Oct 26, 2006

火車、夜車與火車站《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三》Oct 28, 2006

再現霸氣的新柏林《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四》Oct 29, 2006

瑞士的湖光山色《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五》Oct 30, 2006

永恆之都羅馬一日遊《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六》Oct 31, 2006

來到風車的故鄉《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七》Nov 01, 2006

令人迷醉的萊茵小鎮《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八》Nov 02, 2006

到慕尼黑尋找我的"果子夢"《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九》Nov 05, 2006

首映會:2006 Anny & Jason's Wedding《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十,系列專文結束》

到慕尼黑尋找我的"果子夢"《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九》



我為什麼考察"烘焙展"?

每次出國旅遊,我會搭配參觀一項專業展,像工作相關的印藝影像、機械或書展,許多人好奇問我這一次為什麼是看"烘焙展"?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愛吃麵包及洋果子(糕點),Annie在網路上找到日本偶像劇"Antique,西洋古董洋果子店",這是一個關於四個男人和蛋糕的故事…,我可不是要看龍澤秀明俊美無暇的臉龐,10集影片陸續出現"天使的羽翼"、"愛之井"、"杏仁派"、"巧克力香蕉派"、"法式聖誕蛋糕"等這些夢幻、好吃、好看的日本洋果子,我心裡想,從事那麼久的商業媒體創意工作,難道不可為自己開創另一個也需要"創意"的新事業?

日劇"西洋骨董洋果子店"觸動我心

觀賞劇中"西洋骨董洋果子店"供應的美味蛋糕,加上店內優雅名貴的西洋骨董,的確帶給我幻想、感動與憧憬。我迷戀洋果子的同時,閒聊中發現同事Nancy也是洋果子信徒,於是我把影集也給她看,更堅定她投入這行業的意願,我們與另一位同事去拜訪一位法式點心主廚,初步了解國內頂級烘焙行業的現況,也決定在公司這次旅遊中加上慕尼黑"iba 2006"特別行程,考察西方最先進的烘焙產業。如今看過國際專業展,Nancy也真的放棄本業,自願從烘焙學徒做起,祝福她!我也慎重評估未來投入的可能性。



iba 2006 是國際烘焙業最有影響力的展會

2006年10月3至9日,德國慕尼黑舉行的iba 2006國際焙烤博覽會,其實還包括糖果、巧克力及糕點設備及產品的展示。這項國際烘焙業最有影響力的展會,也是世界焙烤及糕餅行業的盛會,自1949年首次舉辦以來,每三年舉辦一次,由杜塞道夫和慕尼黑兩城市輪流舉行,主辦單位為德國焙烤協會。這次有來自世界40個國家的1000多家參展商,德國以外比重超過50%,主辦單位還在B3館舉辦各國特色產品焙烤表演。

行前網路註冊並購買一日入場券,現場註冊時,根據我們預先列印帶來的pdf條碼,服務人員立刻列印識別證,並附上正式入場券及一張24小時免費MVV市區捷運車票,報到完全電子化,流程正確快速便利。

歐日烘焙食品發展差異

國內麵包食用的習慣上,仍以日式軟麵包為消費主流,講求式樣漂亮、組織細膩的軟式麵包,是以糖、油或蛋的為主要配方,以達到"香酥、細緻"的目的。

歐式麵包配方簡單,著重烘焙製程控制,表皮鬆脆芳香,內部柔軟又具韌性,有一股濃郁的麥香,有德國麵包、法國麵包、義大利麵包……等多種。今日歐式天然榖類麵包的崛起,天然穀物、果籽、種籽、蔬菜、雜糧被應用,強調健康自然的麵包無疑是消費者的最愛!歐洲人以麵包當主食,偏愛咬勁的"硬麵包",歐式麵包採用旋轉烤箱,因此烘焙初段可噴蒸氣,使麵包內保水率增加,又能防止麵包表面變硬。

會場廠商贊助許多資深主廚,藉著新式設備及手藝,使用最新原料食材,不間斷推出他們創新的"作品",一舉將烘焙產業提升至藝術創作的境界,相信多數媒體創意人會同意我的觀察。

至於會場上的蛋糕、派與冰品等甜點,內容及樣式非常多,超過我的想像,我一直以為歐陸本土洋果子比較質樸、不搞花樣,事實上,畢竟歐陸才是洋果子的"老祖宗",會場展品內容豐富不說,外觀裝飾上表現的創意,層次高於我在日本看到的。

會場午餐觀察"食神"

在iba午餐現場觀察翹鬍子胖哥用餐,稱他一聲"食神",絕無貶抑取笑的意思,他在餐盤上表現的刀叉工夫,就像李小龍把玩雙節棍一樣俐落,我跟Nancy說:這頓午餐的附加價值很高,像一場餐飲文化交流!

翹鬍子是這位老兄身上最重要的圖騰,很像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這位歷史人物,經我這一描述,別以為他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莽撞大漢,他可是舉止優雅、聲音斯文,聽他的口音,應該是歐陸英語系國家的人。大鬍子先上一盤德國沙拉,沈的住氣,先聽對座把話講完,然後展現他神奇的刀叉手藝,一陣快切,根本聽不到盤中發出的聲響,切碎的食物經過刀叉協力推放整齊,迅速送入口中吞嚥,然後繼續與同伴交談,不久解決第一道菜。

大鬍子起身繼續取拿主菜,左手拿盤子,推滿葷素食物的盤中露出一隻大雞腿,右手拿著一大杯低糖可樂,透露他的飲食傾向。端來了豐盛食物,他的刀叉運用更輕快,反覆操作習慣的動作:"切菜...平整...送入口...交談",每一步驟幾乎沒時間差,不久"戰場"清理完畢,刀叉安靜平躺在看不到菜屑的盤子裡,翹鬍子神色自若繼續交談,彷彿像一位未用過餐的客人。


圖片:日本人認為吃果子會讓心情覺得幸福

也到神戶尋找"果子夢"

日本人認為甜點是"Happy食物",吃果子會讓心情覺得幸福,精緻的洋果子,品嚐之後尤其讓人留戀不已。果子甜食這個產業發展非常蓬勃,融合在日本社交文化裡,我們全家利用去年聖誕假期前往京都旅遊,特別到神戶參觀2004年12月3日開業的SweetsHarbor(甜品海港),這是神戶最新人氣的甜品主題館,有名的日本洋果子舖都在這擺出"擂台",讓我們進一步認識日本洋果子發展歷史。

說到神戶,這裡公認是日本洋果子和麵包之鄉。神戶烘焙美食大部分可以說是港口文化培育出來的。 明治2年(1869年)已經有英國人和法國人開的麵包店,是洋船上烤麵包師傅們開的店,後來在那些店裡打工的日本人學會了技術後,有了日本人經營的麵包店,成為普遍且受歡迎的食品,再衍生蛋糕、布丁、果凍、泡芙、餅乾、派等陸續由西方傳入的甜點。

神戶SweetsHarbor果子館
http://www.beeskiss.com/sweets_floor.php

2006年11月2日 星期四

令人迷醉的萊茵小鎮《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八》



浪漫大道

流經德國西南境的萊茵河(Rhein River),旅遊書稱這一段路線為"浪漫大道",其中精華的遊船路線就在梅茵茲(Mainz)到柯布林茲 (Koblenz)這一段,河道兩岸絕壁岩石上矗立許多古堡。有名的Loreley的巨岩最為遊客重視,相傳Loreley 這位金髮女妖常在巨岩上梳理她的頭髮,悅耳的歌聲總讓過往的船伕迷失方向,在險峻的河區慘遭撞壁翻船,如今我們搭著萊茵河上美麗渡輪,悠閒欣賞沿岸美景,憶想這個美麗的故事。

小鎮巧遇東方背包客

第一次自個來歐洲已是十多年前了,是為了到法蘭克福與朋友會合參觀全世界最大書展,前一晚先在萊茵河上梅茵茲(Mainz)這個小鎮過夜,只是為了避免在法蘭克福這個大都市找不到旅館,我在梅茵茲車站附近隨便訂了一間黑漆漆的老旅館,因為其他飯店都客滿了。隨意逛逛,真是無聊,跑到站區打電話,一位香港口音的背包客女孩跑來打招呼,她在車站等開往維也納的夜車,準備隔天與她休假的國泰空姐朋友展開自助旅行,那時歐洲小鎮很少看到黃種人,她的出現給我很大的溫暖,我們在麥當勞一起吃晚餐,她告訴我許多自助旅行的技巧,像買聯票以及搭夜車這些常識,很感謝這位自助旅遊的啟蒙老師,可惜她的名字與容貌現在都忘光了。


萊茵珍珠律德斯海姆(Rudesheim)

事實上,萊茵河流域上還有許多迷人小鎮,吃住價格很合理,如果時間允許,不妨以搭船或乘火車的方式前往那些小鎮。萊茵河流域和支流摩澤河是全世界緯度最高的葡萄酒產區,當地生產釀造的白葡萄酒口碑和風味都相當好。律德斯海姆(Rudesheim)自古羅馬時代即開始栽種葡萄,目前是德國具代表性的白葡萄酒產地之一。律德斯海姆周遭坡地土質和排水情況好,陽光又充足,葡萄酒品質極佳,美麗葡萄園綿延不絕,而被譽為「萊茵酒鄉」,自古至今,這座小鎮便因葡萄酒的釀造、交易而聞名,居民幾乎都是靠葡萄酒維生,鎮上有釀酒場和溫馨小酒館,黃昏時刻,在音樂歌聲、酒香四溢的庭園用餐最是浪漫,是一處令人迷醉的酒鄉。小鎮還有一座由十世紀時的城堡改建成的葡萄酒博物館,以及可以居高臨下欣賞葡萄園風光的開放式纜車。

律德斯海姆小鎮是德國朋友帶我去的景點,以前觀光客少,是典型純樸歐洲小鎮,現在歐陸觀光客增加,商業氣息濃厚了,還不至影響既有特色,10年來,郵政廣場還保留那古典的郵筒地標,每次來這,都會與它合拍一張相片,代表我多次來這的記錄,郵政廣場旁還有一家賣木製胡桃鉗娃娃(nutcraker)的禮品店,為遊客必去的地方。

羅蕾萊之鎮

聖高爾郝善(St. Goarshausen)又名「羅蕾萊之鎮」,山丘上有一座冠上領主簡稱的卡茲城Katz(又稱貓城),與之對望的是毛斯城Mauseturm(鼠堡)。 聖高爾(St. Goar)山丘上的萊茵菲斯城與上述的貓城,都是在14世紀出自同一位領主的城堡,有一段時間還被稱為德國最大的廢城,不過現在整建為旅館。

圖片:與Nancy在聖高爾郝善(St. Goarshausen) 吃的德國午餐,我認為是最棒的一次,這頓德國簡餐居然還講究色、香、味,真是難得一見!



法蘭克福(Frankfurt)火車站

Frankfurt 這個德國著名的金融重鎮,是詩人哥德的故鄉.。Frankfurt火車站是德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當年來這考察書展,就是與朋友約在這個火車站碰面,當年可沒大哥大電話及時連絡,行程都是出發前安排好,在偌大的車站內搞不清楚朋友會在哪下車?突然大廳廣播傳來我的中文名字,原來是聰明的朋友利用站台廣播迅速找到我。走出火車站,經過舊市區,可以看到哥德的銅像,然後沿著凱撒大道東走一公里,在Frankfurt Hof 飯店右轉,面對Grosser Hirshgraben 街有一棟紅褐色歌德式建築就是哥德老家。

萊茵河的交通

萊茵河左右沿岸小鎮交通便利,碼頭、公路與火車站等公共交通設施皆能支援觀光活動,在萊茵河自助旅遊要特別注意兩岸交通動線,梅茵茲(Mainz)到柯布林茲 (Koblenz)間,只有這兩處有鐵橋跨越萊茵河兩岸,如果選擇駕車或乘坐火車,最好利用這兩處轉運點。從法蘭克福方向來,也可以在梅茵茲的對岸威斯巴登(Wiesbaden)轉乘,距離國際機場很近,這次到律德斯海姆(Rudesheim),我們就是選擇威斯巴登為火車轉乘點。


到海德堡"尋根"

萊茵河支流內卡耳河還有一座漂亮古城海德堡,除了舊城區大學城聞名外,新城的海德堡印刷機舉世聞名,這是父親最信賴的印刷機器,他經營的印刷廠就購買過,海德堡公司非常重視宣傳,30多年前就發行彩色月刊,圖樣經常出現紅瓦屋頂、古代石板小徑,著名聳立山丘的美麗古堡,內卡耳河上古色古香的老橋,就是海德堡這座古城一直給我的印象。此外,目前我們公司所在社區也名叫"海德堡",當時建商委由國外名師賓史華龍設計,我這次實際比對古堡原始風貌,社區的整體營造趨向現代感,線條簡潔但缺少古意內涵。

海德堡HEIDELBERG

海德堡是老電影"學生王子"故事背景的發生地,敘述留學海德堡的卡耳王子與少女凱蒂的戀愛故事。我們由火車站搭11路公車抵達古堡入口,由此展開徒步參觀,回程則於東方城郊搭乘S-Bahn回返車站。

城堡建於13世紀,為布華茲公爵維斯巴哈家族500年的居城。有哥德、文藝復興及巴洛克建築樣式交織而成,建材為當地特產的紅色砂岩。正面陽台可眺望紅色屋頂群聚的古市街和內卡耳河美景。城門之前可以見到為了防禦挖掘的空護城河、吊橋及2道式城門。進到中庭,四周建築依興建年代呈現不同建築風貌。菲德烈大樓最具特色,外牆雕塑裝飾點綴的非常協調,穿越菲德烈大樓出去的陽台叫謝菲爾陽台(Scheffel-Terrasse),可以俯瞰到海德堡整個舊城景致,幾乎所有海德堡的明信片及旅遊圖片都是在這拍攝。折回中庭經菲德烈大樓旁小巷可至地下室的大酒桶區,依興建年代不同而有不同容量的酒桶,這裡有全世界最大的木製葡萄酒酒桶,可容納22萬公升的酒,建造於1751年,是為了供士兵飲用。

圖片:古堡建築的柔美背景,非常適合人像拍照




老橋ALTE-BRUCKE

正式名稱為(KAR-THEODOR-BRUCCKE)卡耳迪奧多橋,原本為木橋,橋端為吊橋形式,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軍隊攻打海德堡時被燒燬。1786年至1788年重建為今天的紅色砂岩拱橋,是海德堡最古老的橋。橋樑橫越內卡耳河,橋的舊城入口處建有鐘型屋頂的雙子塔橋門,其中一個還曾當監獄使用。橋上兩座雕像,一座是希臘神話女神雅典娜,另一座就是當時選帝候卡爾,站在橋上可清楚地見到舊城的河岸風光。從舊橋渡過內卡耳河,即是知名的哲學家小徑PHILOSOPHENWEG,全長約1.6公里,號稱全歐洲最長的散步道,哥德哲學家常在此地暝想,走完全程大約要花來回2小時的路程。

海德堡大學

正式校名為普魯來希特.卡耳大學,前者為創始人,而後者為19世紀挽救大學破產的卡耳大公。從面對騎士之家大門右邊的HAUPTSTR往右走即可抵達大學,廣場右邊看起來較老的建築是舊大學,舊大學校舍於1386年大學創立時建成,1712年改建成今天的規模。對面較新的是美國人1931年贈送新大學校舍,至於戰後興建的新校舍在內卡耳河的右岸。參觀學生監獄可從面對舊大學校舍右邊的巷子進去的左邊第一間,進去時要先按門鈴等開門,開放時間:每週一至週六的10:00〜12:00。

豪浦特街(Hauptstr)

豪浦特街是海德堡最熱鬧的街道之一,附近除了有許多商店、餐廳,還有不少重要景點,算是舊城區的中心,如:聖靈教堂(Heiliggeistkirche)、騎士之家(Hotel Zum Ritter),學生酒店(Zum Seppl)是電影"學生王子"的拍攝地點,卡爾和凱蒂的淒美愛情故事就是在此發生。皇家藥局(Hofapotheke)可以買到有名的德國辣椒膏。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來到風車的故鄉《2006生產財歐遊系列之七》



荷蘭首日之旅,無奈天公不作美,整天綿綿細雨,只進行近郊民俗村桑斯安及搭船遊市區運河兩項行程,參觀的景點少,即使近在咫尺的中央火車站也正大幅整修,旅館前濕淋淋著名的"dam廣場",也引不起大家的興致,不過我還是認為,阿姆斯特丹是非常有特色的歐洲城市,順道介紹一些未參觀景點,或許會補強大家對這座城市的印象。

不愉快的往事

十幾年前開始歐洲自助旅行,荷蘭是我第ㄧ站到達的國家,那次給了我很不愉快的經驗,我利用搭火車到法蘭克福前15分鐘撥了一通電話給老婆,眼睛餘光還看到兩位白人也同時撥打,心中不疑有他,鬆手放開貼身的專業相機,電話講到一半,發現講電話的白人突然同時離開,這時才警覺回頭,價值10萬的相機真的不見了!我環視四周察看,白人消失的很快,四周都是商店人群,大白天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

火車要開的前三分鐘,再撥電話告訴老婆這個懊惱的事,老婆倒很明理安慰我:"到法蘭克福再買一台吧!安全最重要,趕快上火車。",雖然目前都用數位相機了,到現在還保留那台德國買的機械式相機,我出版的第一本精緻月曆"萊茵小鎮"就是用這部機器拍的。

還是喜歡荷蘭

講了前面那段不愉快往事,別以為我就痛恨阿姆斯特丹,相反的,我認為荷蘭是台灣的"遠房親戚",我一直喜歡荷據時期台灣的歷史。其次,荷航是最早與台灣通航的歐洲航空公司,那個時代我幾乎都是搭乘荷航到歐洲,非常熟悉阿姆斯特丹史基輔國際機場。最重要的是,荷蘭是充滿創意、有活力的精緻小而美國家,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阿姆斯特丹的起源

阿姆斯特丹這個名詞始自於12世紀末,當時的居民為了防範洪水侵犯,在阿姆斯托河(Amstel)建起了水壩,所以有了"Amsterdam"的名稱,而其中"dam"的意思就是指"水壩"。12世紀以前,阿姆斯特丹還是屬於烏特勒支(Utrecht)大主教的管轄區之一,13世紀以後才逐漸發展為一個城市。16至17世紀海權時代,也是荷蘭的黃金時代,台灣也是在這段時間被荷蘭佔領。阿姆斯特丹一直是歐洲相當重要的港口都市之一,在歐洲海權爭奪歷史裡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風車的故鄉...桑斯安斯(Zaanse Schans)

到荷蘭想看風車?最理想的去處之一就是桑斯安斯,從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搭火車,在Koog-Zaandijk站下車,步行15分鐘,便可看到Zaandam區的風車迎風轉動。Zaanse Schans 像一處開放空間式的荷蘭生活博物館(或民俗村),這裡可觀察17至18世紀荷蘭人的生活方式,在工作的場所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利用風車產生動力,碾磨製造顏料的木材,還有各式各樣的小型博物館,例如乳酪工廠、蕾絲手工藝品店、木鞋工廠等,也是一處購買荷蘭特色紀念品的地方。

傳統漁村...沃倫丹(Volendam)與馬肯(Marken)

沃倫丹是荷蘭熱門的觀光漁港,街道餐廳提供鮮美傳統荷蘭海鮮料理,相對於沃倫丹的熱鬧,馬肯則是相當寧靜的小村莊,這個小村莊裝飾得很可愛,沿路觀賞大片鮮綠的木造建築,女孩們尤其喜歡明淨的玻璃窗與白色漂亮的蕾絲窗簾,路上有時也會巧遇身穿馬肯傳統服裝的老人,或許可合拍張像片紀念!前往沃倫丹或馬肯的旅客,可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前的公車總站搭車,沃倫丹搭乘110、112、113、116號公車,前往馬肯可搭乘111號NZH巴士,車程皆需40分鐘。4月至9月之間,有MARKEN EXPRESS渡船航行往來沃倫丹與馬肯兩個城鎮之間。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Amsterdam Centraal Station)

中央火車站是阿姆斯特丹最重要的交通據點,主要公車、地鐵、電車等都是以這裡為起站,前往沃倫丹或馬肯的公車也是在這裡搭乘。Damrak路上有許多的兌換外幣的銀行、紀念品店、餐館與旅館等。這次車站內外都做大規模整修,相信下次我們到訪,應該會給大家嶄新的觀感。

阿姆斯特丹的橋樑與水閘

阿姆斯特丹與河流及橋樑一直有密切關係,17世紀開始,運河及溝渠的形成,將市中心分隔成上百座橋樑連結的小島。阿姆斯特丹以環狀運河而聞名,擁有1612座橋樑,其中包含8座歷史悠久的吊橋,她比威尼斯有更多的河道,比巴黎有更多的橋樑。過去阿姆斯特丹居民將橋樑及水閘做區分:木頭建造的是橋,石頭建造的則稱為水閘,而現在所有新造的橋樑都統稱為"橋",不過以前所建造的石橋則維持"水閘"舊稱。

水壩廣場(Dam)

中央火車站不遠的水壩廣場,在我們旅館處也不遠。此處是阿姆斯特丹市市中心的起點,整個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有到處飄散咖啡香味,有搞怪的街頭藝人和大批的觀光客。水壩廣場建築於12世紀末,以前的市政廳等政府機關所在地。異議人士經常在這辦活動,天安門事件隔年6月4日,我與老婆剛好就在此處觀光,荷蘭人就在這裡舉辦抗議紀念活動。由中央火車站經至鑄幣塔到水壩廣場這個區域,也是阿姆斯特丹主要的購物區之一。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

博物館收藏梵谷200幅油畫,讓人得以一窺他過去的生活與工作。由於梵谷博物館舊館無法容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熱潮,新館增建工程已完成,可滿足觀光客一睹梵谷名畫的慾望。我很喜歡博物館外賣的紀念品,梵谷的畫特別適合製作精美的文具用品。目前博物館已提供中文的隨身導覽講解的設備出租。地址:P.Potterstraat 7,可搭電車前往,開放時間:每天10:00至18:00。

羊角村

位於荷蘭西北方Overijssel省De Wieden自然保護區內。冰河時期De Wieden正好位在兩個冰磧帶之間,所以地勢較周邊來得低,造成土壤貧瘠且泥炭沼澤遍佈,除了蘆葦與薹屬植物外,其他植物不易生長,唯一的資源則是地底下的泥煤。居民為了挖掘出更多的泥煤塊以外賣賺錢,不斷開鑿土地,形成一道道狹窄的溝渠。後來,居民為了使船隻能夠通過、運送物資,將溝渠拓寬,而形成今日運河湖泊交織的美景。羊角村又有"綠色威尼斯"之稱,因為水面映射的都是一幢幢綠色小屋的倒影。羊角村距離阿姆斯特丹約120公里,可以搭火車到steenwijk 站下車,然後再轉搭70號公車到達。

荷蘭美食

雖然不算是世界名菜,在阿姆斯特丹可以嚐嚐道地的荷蘭菜,豆湯(Erwten Soep)、灑有燻臘腸的蔬菜馬鈴薯泥(Hutspot)、煎餅(Pannekoek),或是灑有糖粉的小鬆餅(Poffertjes),其他荷蘭小吃,如沾蛋黃沙拉醬或花生醬吃的法式薯條(patat)、燻鰻魚,以及配上碎洋蔥整條吞食的生鯡魚(Herring)等,在觀光景點或鬧區都吃得到。還有一種從以前殖民地印尼傳來的印尼料理叫"Rijsttafel",有20種以上小盤菜的吃法,據說是節儉的荷蘭人利用前一天剩菜弄出的佳餚。

在荷蘭境內有數不盡的酒吧與咖啡館,某些還暗藏毒品交易,有些大麻則准許公開吸食,可見荷蘭政府的開放作風。荷蘭還有全球的著名的海尼根(Heineken)啤酒,不過在荷蘭是看不到綠色瓶身的海尼根,綠色是外銷包裝,荷蘭境內則是棕色瓶身。另外,荷蘭的琴酒也很有名,琴酒的故鄉在斯奇丹(Schiedam),有喝過啤酒與荷蘭琴酒混和的"Jongejenever"滋味嗎?下次到荷蘭別忘了品嚐。